两院制
0
两院制拼音:liǎng yuàn zhì
词典解释:
某些国家议会分设两院的制度。两院议员一般都由选举产生并定期改选,两院都有立法和监督行政的权力,但名称各有不同,如英国叫上议院和下议院,美国、日本叫参议院和众议院,法国叫参议院和国民议会。
两院制分词解释
两院制词语意思
权力:
1.权位,势力。
2.指有权力。
3.指职责范围内的领导和支配力量。
某些:
表示不止一个或一种的不定数量。
分设:
分别设置:局下面分设三个处。
两院:
议会的上﹑下院。各国两院名称不同。如美国国会叫参议院﹑众议院;英国叫贵族院﹑平民院;法国叫共和国参议院﹑国民议会。
定期:
①定下日期:定期召开代表大会。
②有一定期限的:定期刊物ㄧ定期检查ㄧ定期存款。
两院制同类包含词语
带两院字的词语
- 两院
带院制字的词语
- 五院制
- 一院制
两院制相关词语意思
部院的意思:1.清代各省巡抚多兼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,故称巡抚为部院。2.清代中央六部和都察院的合称。
六院的意思:1.唐山南道之精兵。2.宋官署名﹐登闻检院﹑登闻鼓院﹑官告院﹑都进奏院﹑诸军司粮料院﹑审计院之合称。3.院﹐指行院﹐歌妓集聚之地。明初南京妓院著名者有来宾﹑重译﹑轻烟﹑淡粉﹑梅妍﹑柳翠六院﹐后遂以为妓院的代称。4.犹六宫。明清时后妃所居之地。皇宫之内廷﹐在三宫的两边﹐有东西六宫﹐东六宫是:斋宫﹑景仁宫﹑承干宫﹑钟粹宫﹑景阳宫﹑永和宫;西六宫是:储秀宫﹑翊坤宫﹑永寿宫﹑长春宫﹑咸福宫﹑重华宫。此即旧时民间流传所谓“六院”。
期制的意思:1.亦作“朞制”。2.服丧一年的制度。
泡制的意思:1.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。2.(照老办法)办事;(依样)制作。
宽制的意思:放宽法制。
佥院的意思:1.即宋之签书院事,位在枢密副使之下。2.元时,宣政院﹑宣徽院﹑太常礼仪院﹑太医院等亦设有此职。3.明时亦称都察院佥都御史为佥院。
篇制的意思:犹创作。
优制的意思:优诏,嘉奖的诏书。
画院的意思:古代供奉内廷的绘画机构,宋徽宗时代(公元1101-1125)的最著名,画法往往以工细为特点。后来称这种风格为画院派。现在的某些绘画机构也叫做画院。
余制的意思:指传留下来的诗文体制。
米制的意思:即国际公制。旧名米突制。为法国于十八世纪末所首创。1875年,法﹑德﹑美﹑俄等十七国在巴黎签订米突公约,公认米制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制度。我国国务院于1959年6月公布,确定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单位。米制的几个主要单位规定如下:(1) 长度主单位为米,代号m,国际计量局内的铂铱合金制成的标准米尺在0°c时两端标线间的距离,约等于通过巴黎的子午线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。(2)质量主单位为千克(公斤),代号kg,为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铂铱合金制成的标准砝码的质量。(3)容量主单位为升,代号1,为一千克纯水在标准大
俗院的意思:寺庙中供世俗游客寄宿的房舍院落。
顶制的意思:帽﹑巾等头饰制品。
相制的意思:互相制约。
科制的意思:制度;程式。
两院制相关词语拼音
- 受制拼音:shòu zhì
- 阏制拼音:è zhì
- 密院拼音:mì yuàn
- 制麻拼音:zhì má
- 制驭拼音:zhì yù
- 制饰拼音:zhì shì
- 制领拼音:zhì lǐng
- 制鞭拼音:zhì biān
- 制革拼音:zhì gé
- 制除拼音:zhì chú
- 制院拼音:zhì yuàn
- 复合制拼音:fù hé zhì
- 制限拼音:zhì xiàn
- 制防拼音:zhì fáng
- 制阃拼音:zhì kǔn
- 外罗院拼音:wài luó yuàn
- 仙院拼音:xiān yuàn
- 制锦拼音:zhì jǐn
- 制钱拼音:zhì qián
- 制钮拼音:zhì niǔ
- 全日制拼音:quán rì zhì
- 制鄙拼音:zhì bǐ
- 制遏拼音:zhì è
- 密制拼音:mì zhì
- 制造拼音:zhì zào
- 有两手拼音:yǒu liǎng shǒu
- 吹制拼音:chuī zhì
- 制述拼音:zhì shù
- 制辞拼音:zhì cí
- 有两日拼音:yǒu liǎng rì
- 制象拼音:zhì xiàng
- 制诰拼音:zhì gào
- 制诏拼音:zhì zhào
- 复制品拼音:fù zhì pǐn
- 制词拼音:zhì cí








